200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积累与运用。(14分)<br>
1. 根据要求填空。(10分)<br>
(1)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我们可引用《<论语>十则》中的一句话“ <br>
。”<br>
(2)《行路难》中最能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br>
, 。”<br>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br>
, 。”<br>
(4) 当我们思念远方的亲友,又不能团聚时,可以引用古代诗词中的名句来表示自己的美好情感。请举出两句: <br>
句1: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 <br>
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br>
2。改正下面(1)小题的错别字和(2)小题的语病。(4分)<br>
(1) 穿流不息 错别字是 改为: <br>
察颜观色 错别字是 改为: <br>
(2)暑假期间,大家去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br>
修改方法: <br>
得 分 评卷人<br>
<br>
二. 文言文阅读。(10分)<br>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br>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宣,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r>
<br>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br>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_____<br>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 <br>
(3)故五月渡沪,深人不毛 不毛:________________<br>
4.翻译下列句子。(3分)<br>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br>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br>
5.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br>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__ <br>
6.出自本选文的一个成语是 , 它在今天的含义是 <br>
。(2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