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990字,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2分钟)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重点与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了辛亥革命过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革命的重要史实和取得的重要成果。
 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是成功的;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革命又是失败的。
 二、【自主先学】(12分钟)
 1、1分钟浏览课本绿标题及正文,快速写出本课主要讲述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1) (2)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
 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建立兴中会: 年,在______建立。建立中国同盟会:时间______地点______。
 2革命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合称_____主义。机关刊物《 》。
 (2)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 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2中华民国建立:时间______ 地点______。
 3人物:推举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3)历史意义:
 
 
 三、【展示点拨】(15分钟)
 (一)分组探究
 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哪些革命团体?是什么性质的?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你怎样理解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之间有什么关系?
 4、武昌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结果怎样?
 5、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权?建立情况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