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文化》学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970字。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佛教和道教产生的时间、传入路线及基本教义,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学习司马迁生平及其编撰的《史记》的内容特点,了解什么叫纪传体。
 学习秦陵兵马俑的发掘情况及意义,想象秦陵兵马俑的阵势和设计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谈话法,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运用讨论法,学习司马迁及其编撰的《史记》。
 运用竞赛法,回答想象的秦陵兵马俑的阵势和设计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谈话法学习佛教、道教的基本情况,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下面两个子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通过学习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史实,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秦陵兵马俑的有关情况,感受当年秦始皇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开拓进取的精神。认识到秦陵兵马俑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并养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讨论,学习司马迁及其编撰的《史记》,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准备
 制作佛教的产生及传人路线图和秦陵兵马俑投影片。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竞赛式提问法。
 板书设计
 一、宗教
 1、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原
 2、道教——东汉年间土生土长
 二、史学——司马迁与《史记》
 三、雕塑——秦陵兵马俑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过渡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大一统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科学文化的昌盛,前面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许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学习秦汉时期在宗教、史学、雕塑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讲授新课
 宗教
 佛教——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原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
 生: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师:佛教发源于哪里呢?
 生:印度。
 师:古代的印度不是国名,而是表示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理名称。包括当今的印度、臣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在内的一些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