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2 16: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6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致 大 海
普希金
教学目标:
把握诗中大海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课型:
讲读课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驾着艺术的轻舟在中国诗歌的海洋中畅游了一番。从《沁园春、长沙》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再别康桥》到《致橡树》,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不少吧!今天,我们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纷呈的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感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 释题
海,以前有许多人把它作为吟咏的对象,如大海啊故乡/我是海的女儿、、、、、、、,在这里,海是“自由奔放”的象征。“致大海”就是“给自由奔放”

三、 老师范读,诵读指导。

四、 同学齐读。

五、 明确体裁,整体感知。
《致大海》是普希金1824年流放南俄时创作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全诗运用象征的手法,以大海为自由精神的象征,借赞美自由奔放的大海,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十五节,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
第二部分:(3——13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大海的眷恋及对自由的渴望。
第三部分:(14——15节),写诗人从大海身上,汲取了一种精神力量,将要为自由奋斗不息。

六、 分析课文
1、 指定一学生朗读1——7小节,然后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因为大海有壮丽的景色(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有广阔的胸怀(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有惊人的威力(但当人汹涌起来而无法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