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堂教学中的语文新课导入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现代课堂教学中的语文新课导入
金堂县竹篙中学 肖向亮
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新课导入,是许多资深同行研究颇多的问题。站现代课堂教学的门口,笔者在此抛出自己的浅见就教于方家。
(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所谓“良好的开端”,就是要将学生导入预定的轨道,去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要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就要将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教学内容的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因素的衔接点,从而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之心驰神往进入“学生的主人”的角色。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新课导入是一种情商教学。
教学中,语言材料包罗万象,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从情感因素方面切入的。智趣因素是另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这在理科教学中广泛应用,而语文教学中也不缺乏智趣因素,语文中同样有知识的纵横联系,严密的逻辑推理,复杂的层级系统。博古通今,信手拈来,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智趣。
从运作模式看,新课导入还应该有极强的活动性和参与性。
(二)
新课导入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1.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现代课堂教学就是要求得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发挥;新课导入恰恰是对学生主体角色的启动,因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起始年级的学生可以着眼于兴趣培养,学法指导。如散文有散文的旨趣,小说有小说的审美价值,但文言文有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而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多的在知识的纵横对比中找到切入点。如高中的《扬州慢》可与初中的《石壕吏》联系,因为二者同样关乎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又可与婉约词作一比较,甚至同时可以兼及婉约、豪放两派词风的比较,起到既梳理知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