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200字。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理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必然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运用:探究科学思想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扼要介绍本课的主要内容来引入本课的学习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带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讲授新课】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总结:
 1)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后来又空扩充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2)条件
 A 17世纪末,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B 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迅速扩大;
 C 到18世纪中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D 到18世纪中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明和发现;
 3)标志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