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2610字。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
 (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法指导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后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资本主义入侵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文中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
 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
 律载大事应会议,三占从二有规矩;
 不闻会议集众商,股东何尝岁一叙?
 不闻岁举查帐员,股息多少任所予;
 调剂私人会办多,职事名目不胜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