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10字。语文教学最新观点,实践性强,必将给你带来新的启发。
导•习•评
——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三项突破
安徽省合肥市三十中学(230041 程立新)
论文内容摘要:
一.一次性的教学导入,即使非常有效也不可能使得学生一下子完全进入学习的状态,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也会因为一些变数又游离出学习状态。所以,教学导入应该做到随时随机,伴随课堂始终,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来随机应变。教学机智就是不仅能够针对意外突发事件,更要能够针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课堂现象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处理与激发的能力,
二.称学习为“习学”,也就是强调“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灵实践和行为实践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可采用三步骤尝试:赏习——演习——践习。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放手,全身心观察与倾听,其次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地及时引导。
三.坚持自主与动态的评价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使教学进入一个真正让学生自由放飞心灵、自由成长的理想天地。
关键词:导入 机智 习学 评价
论文全文:
本文对大家平时重视的课前导入、课堂教学以及课堂中的评价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
一.导入应该随时随机,而且必须具备教学机智,导入是教学机体的灵魂。
所谓导入,就是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有效的教与学状态的手段和方法。在通常的教学案例中,大家只是看重课堂教学开始的“一次性导入”。事实上一次性导入,哪怕是非常精彩非常有效,往往也不可能使得学生一下子完全进入学习的状态,至少有部分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完全进入,即使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照样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变数又游离出学习状态。所以,导入应该做到随时随机,伴随课堂始终。由于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乃至教学时空都可能不同,尤其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更积极活跃的因素,教学的导入既需要事先的设计,更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来随机应变。
通常认为教学机智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把教师的教学机智狭隘化了,好像教师的教学机智仅仅体现在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应付与处理上,具有的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我认为对教学机智要从广义上更加积极的层面上来定义,它不仅针对意外突发事件,更是能够针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课堂现象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处理与激发的能力,它不只是有效地处理问题,更是战术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的富有智慧和灵感的有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