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04年中考模拟试卷14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语文版)4
作者:宜安一中李银明
第一部分
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5分)
(1)野芳发而幽香, 。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
(4) ,西北望,射天狼,
2、根据要求写出古诗文原句
(1)人们常把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称为“ ”,它是由东晋诗人 虚构出来的(每空限3个字)
(2)“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遭到了中国人民的谴责:“ , ”,他们一定没有好下场。(用《<孟子>二章》中的语句填空)
(3)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 ”。因此,我们充满信心。
(4)古人有关思乡、送别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完整的一句
, 。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这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这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加点的词。
(1)蹴: (2)奉:
2、把文中加横线的三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 万钟于我何加焉
(2)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 向为身死而不受
3、依据“呼尔而与之”概括一个成语
4、如果说全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那么,选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5、段文字运用了几种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