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19 21: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古文翻译中借代和借喻的处理
安徽省舒城中学 何登保(231300)
高考中加强了古文翻译能力的考查,古文翻译涉及到这样一些知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语气语调以及修辞手法。本文谈谈翻译中借代和借喻两种辞格如何处理。
先谈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如“布衣”代未做官的人,“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万钟”代高官厚禄。我们要了解古文中借代的大致情形,翻译时,必须把所代称的事物写出来。
1、以特征代事物,要译出事物本来的名称
例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
“黄发”和“垂髫”分别是老人和孩子的特征,借指老人和孩子。全句译为:老人和孩子一同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乌纱”,即乌纱帽,借指官吏;“皂”,黑色,官府中的差役穿黑衣,借指衙门里的差役。全句译为: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也太过分了!
2、以部分代全体,要译出整体名称
例如:
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文心雕龙·情采)
今寡人不能,将率二三子夫妇以蕃。(《勾践灭吴》)
“国风”和“大小雅”是《诗经》的主要部分,所以“风雅”作为《诗经》的代称。全句译为:(当代人为文)远远地丢弃了《诗经》的优良传统,而学习近代辞赋的浮华辞藻。“二三子”,指代越国民众,全句译为:我没有才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来繁殖生息。
3、以原料代成品,要译出成品名称
例如:
无乱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丝”是制作弦乐器的材料,“竹”制作管乐器的材料,这里借指音乐。译成:没有杂乱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金”是制作刀剑的材料,译成: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就变锋利了。
4、以具体代抽象,要译出抽象事物名称
例如: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鞭笞天下。(《过秦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