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18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邵阳市一中 张 婕
2000.11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巧妙的构思和结构。
2、了解本词精当的词语及其表现力。
3、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4、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绪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情景交融的手法和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读、讲、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屏幕显示全词
二、学生初读全词,教师讲评,说明:
诗歌之所以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一般说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意境。(说明什么是意境。)
三、介绍创作的时代背景
四、教师范读全词
五、赏析上阕
屏幕显示:“独立寒秋”、“层林尽染”、“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六幅画面
揣摩:“染”、“争”、“击”、“翔”用词的精当。
体会:这幅奋发自强的秋景图正是从侧面对蓬勃掀起的工农运动的热情赞美。这段景物寄寓了作者的革命激情,体现了情和景的交融。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过渡:诗人面对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秋景,触景生情,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沉浮荣衰?(全诗的“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