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小题,约9830字。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2009年9月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统治的有利作用是
 ①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而发生纷争 ②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有利于王权的稳定 ④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1896年诗的写作背景与以下哪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火烧圆明园 B.《马关条约》签订 C.列强瓜分中国 D.南京大屠杀
 3.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③②①④
 4. 仔细观察下面四幅与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有关的图片,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
 A.是以民主党派为主要力量建立的
 B.没有民主党派的参与就不能建立新中国
 C.新中国实行的是多党合作的多党制
 D.是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协商、民主建国
 5.中国倡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建设和平周边环境
 C.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以联合国为舞台,发挥反恐与维和的作用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地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是由公民组成的。”下列最符合以上定义的民族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普鲁士 D.俄国
 7.下列两图反映的社会背景的变化是
 1945年日本投降后,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左) 1987年美国《时代》封面
 同日本天皇裕仁(右)会晤的合影
 A.日本由二战后的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美日及西欧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
 8.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讲究宗法制度 B.统治者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土地两者之间的关系 D.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9.瑞蚨祥l862年由私人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