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4分) 全卷书写分
二 (22分) 完成下面1—8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常用字。
如果美是专指“婆( )”或“旁( )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
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 ),严( ),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
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从下面成语中选出最符合语境的两个填人文中括号。
胡言乱语 奇谈怪论 胡说八道 信口雌黄
他扬言:“人们都说日本干下大屠杀,但这不正确。”石原先生如此不顾历史事实而
( ),实在令人吃惊。他的这种( ),看来决非是对历史的无知,而是
别有用心地捏造谎言。
3.写出下列作者的作品(各一篇)。
①陶渊明 ②李白
③欧阳修 ④苏轼
4.完成下面的句子。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 , 。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只写序号)
①这是一座高耸入云、盘空千仞的险峰。②巍峨黄山,群峰挺拔。③由于它是黄山
三大主峰之一,在群峰的环抱中好像是天国的都会,所以取名“天都峰”。④它以高和险
让游人望而生畏,仰天长叹。⑤其中天都峰海拔1810米。
6.提取下面文段中表达关键信息的一个句子。
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已被实际观察的事实所证明。
7.阅读苏轼的《浣溪沙》,然后答题。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这首词上阙写景。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优美、静谧的画面。“兰芽”、“子规啼”、“暮
雨”点示了作者游清泉寺的 。
②词的下阙抒发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作者用“门前流水尚能西”印证了“ ”的观点,使全词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
8.默写。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
, 。
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 。
③羲之之书晚乃善, , , 。
④衔远山,吞长江, ,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 (8分) 阅读《马说》,完成9—12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解释下面各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 )尽粟一石 ②是( )马也
③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④策之不以其道( )
10.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①其真无马邪 ②其真不知马也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执策而临之
C.①马之千里者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