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九市中学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模拟考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1 17:2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4分)<br>
<br>
1、下列与所举例子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br>
例: 着凉  ( zháo )      A.着迷    B.穿着    C. 门开着    D.着数<br>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br>
A.王老师每次上课时总会故弄玄虚地提出几个问题,接着才讲课,目的是引起我们的有意注意。<br>
B.我马上就要去上学了,请你抓紧时间去粗取精地把事情讲一下。<br>
C.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只有深化改革,择善而从,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br>
D.小明的爸爸四十岁不到就升了处长,近来又当上了副局长,真乃前途无量,飞黄腾达呀。<br>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br>
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                  ,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                    ,转眼间,           ,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br>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br>
③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br>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褪           ⑥霞光消褪,太阳落山<br>
A.②③⑤   B ③④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br>
4、为使话题统一,语言连贯,下面一段话中应删去的一句是(   )(2分)<br>
①文学是一道桥梁。②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③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着作者。④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⑤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br>
5、根据下面具体情境,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话。(4分)<br>
甲乙两个班级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的流动红旗,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很激烈。<br>
○甲班的班长说:“这个流动红旗就应归我们班,因为            。”<br>
○乙班的班长说:“这个流动红旗理所当然归我们班,因为          。”<br>
○这时一直沉默的辅导员李老师说了话:“我看你们班都不能得流动红旗,因为  <br>
           。<br>
二、文言文阅读 (8分)<br>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br>
4、本段出自课文                  ,作者是                   <br>
<br>
5、解释词语:尝       或           是        然则          (2分)<br>
<br>
6、翻译句子:(2分)<br>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r>
<br>
微斯人,吾谁与归?                                              <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