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体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27 12:4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先秦两汉文体
诗歌
【四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形成的诗体。以《八伯之歌》、《康衢歌》最古。《诗经》305篇,基本上是四言诗。叠章叠句反复吟咏,用韵较自由是其特点。春秋以后,逐渐衰微。虽有人继续创作,但成就不大。比较而言,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短歌行》和陶渊明《停云》诸作,是优秀之作,称得上四言正体。
【骚体】古代文体名。楚辞体韵文的一种。源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故称。作品长于抒情且富于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气。汉代司马相如等作赋与《离骚》体相近,被称作"骚体赋"。汉代以后的一些诗、赋作品,也往往被归入骚体类。
【赋】古代文体名。本意指诵说,如《汉书·艺文志》"不歌而诵谓之赋。"《毛诗序》把"赋"作为《诗经》"六义"之一,解作品的意思,指其陈言志的手法。战国后期赵人荀卿《赋篇》,最早以"赋"名其,"赋"开始被用作文体的名称。汉人把屈原、宋玉的辞和荀卿的赋统称为辞赋,看到了两者的密切关系,并把屈原看作辞赋之祖。汉初,逐渐形成一种特定的体赋。它继承《楚辞》形式上一些特点,讲究文采、韵律和节奏,又吸收了战国纵横家其张的手法,内容上着"体物",也注意到"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此外,趋于散文化,经常使用排比、对偶的整齐句法,既自由又谨严,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赋体的流变大体经历了从屈原、宋玉的骚赋,到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代表的汉赋,魏晋南北朝流行骈赋,唐代盛行緼E举考试专用的律赋,唐宋时代趋向散文化的文赋各个阶段。
【楚歌】古代楚地民歌。《诗经》中的《汉广》、《螽斯》、《摽有梅》等篇,其它古籍中保存的《接舆歌》、《超人歌》等,都是楚歌。隔句末尾有规律地运用"思"字"兮"字作语助词;受楚地"巫歌"影响,地域色彩浓郁,形式和风格均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民歌。屈原在此基础上创立楚辞体诗。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诗由五字句构成。产生于秦汉之际,最早在民歌中出现。汉乐府民歌中,已有不少优秀之作,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文人创作始于何时已不可考,现存最早之作是班固的《咏史》诗。后张衡、秦嘉继作五言,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更臻于完美,"居文词之要"(钟嵘语)。因其扩展了诗歌容量,更便于抒情叙事取得诗坛正宗地位。初唐以后,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产生。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七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相传始于《柏梁台诗》,实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较早的文人创作的七言诗,逐句押韵,音节较简单。鲍照的《拟行路难》18首变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唐代长篇七言歌行开始出现,七言诗真正发达而来,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多种形式,成为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古代诗歌体裁。源于两汉乐府歌辞。句子长短不齐,形式较为自由。一般以三、四、五、七字句相间杂者为多。用韵也较自由,有时韵散夹杂,不拘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