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230字。
随笔写作策略与实践
东华高中 汪卫权
中国唐朝诗歌繁荣的主要原因是“诗歌的生活化,生活的诗歌化”。如何提高作文教学?作文生活化不失为一种最具现实性和建设性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关键是靠学生去捕捉,靠老师去指导。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随笔”是架起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是达到“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的最便捷的路径,随笔写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收效甚佳的并值得推广的写作教学的好方法。她虽然就像一场马拉松一样,但我们的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写作,如一位学生写道:“由于准备月考,亲爱的札记本,我考完了一定狠狠地在上面写字来补偿你,如果有违,我就……我就……我就跟我爸爸姓!
一、随笔写作的特点
随笔,是一种散文体式,我们在这里取其有感而发、形式灵活自由之意,强调真体验,是自由练笔的一种形式。随笔不命题目,不定时限,有感而发,有感就发,随“意”而下笔,或景或物,或人或事,或叙或议,任其自然,淋漓酣畅,达意而已。这样,肯定能无拘无束地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
“随笔训练”极具合理性,本质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跳出了以往过分注重如何提高作文的“教法”的圈子,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写作状态,打通了作文与生活的命脉,能够做到“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
二、随笔写作的策略与实践
1、 随“意”而出——写作内容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学生不会作文,关键是“无话可说”;“无话可说”源于对世界缺少观察,对生活缺乏感受;不能观察世界感受生活,不是没有世界和生活,而是缺少“爱心”和“热情”,只有“冷漠”和“麻木”,视世界变化而不见、感生活起伏而不动。那么就要通过“生活化作文”(随笔训练)帮助他们建造起“爱心”,培养出“热情”,重塑他们的人格,是为“生活作文化”。在指导学生写作随笔之初,为拓宽学生写作视野,更好地从“生活”这个“源头活水”中学会观察和体验,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写作栏目,规定每次写作时如无话可说,便可对照下列栏目寻找自己的“有话可说点”,以求写作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一)心灵独语——
1、认识自我,丰富自我; 2、我想对你说。
(二)人生感悟——
1、成长记录; 2、我的得与失。
(三)为人处世——
1、我该怎么做; 2、看别人。
(四)家庭记事——
1、亲情无价; 2、我家的酸甜苦辣。
(五)友情专递——
1、我的朋友们; 2、审视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