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一中2008-2009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5940字,为福建省“三地”09-10学年高二五校联考试卷。
 永安一中2008~2009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在我们福建的部分山区,村里的族长至今仍在婚丧嫁娶祭祀等事务操办上有一定的说话权。追根溯源,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3.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4.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5. 右图中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
 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共同的地方在于
 A.都提出了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
 B.都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
 C.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D.都要求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并且各自描写了
 理想社会的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