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小题,约5830字。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说明:
 1.全卷分试卷Ⅰ、Ⅱ,满分为l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秦朝初年改“政月”为“正月”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2.《元史•王利传》载:“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其中“弱冠”是指男子:
 A.10岁 B.20岁 C.30岁 D.40岁
 3.中国古代工农业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外交流频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B.铁器最早出现于我国春秋晚期,西汉时普遍推广
 C.古代造纸术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的
 D.“工商食官”制度指的是官营手工业制度
 4.右图是一张中国古代的“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图”
 依据相关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铁制农具、牛耕的广泛使用 B.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C.君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D.推动了民族融合
 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7.下列关于秦朝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平定岭南地区过程中灵渠发挥了重要作用
 B.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