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1小题,约6130字。
 河南省郑州市2009-2010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下列甲骨文反映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重要信息是
 A.商朝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商期统治者迷信天命
 C.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
 2.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主要是为了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 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 保证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3.“邓氏自中与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A.军功爵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王定保《唐摭言》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为进士者,终不为美。”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A.选官制度始于隋朝 B.科举成为唐朝主要入仕途径
 C.唐太宗时科举制达到鼎盛 D.位极人臣均有进士出身
 5.据《通典》记载,隋朝“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天下义仓皆充满”。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与南北朝以来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有密切关系 B.是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结果
 C.著名的义仓包括含嘉仓、洛口仓 D.广建义仓对缓解隋朝后期的阶级矛盾起积极作用
 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
 A.隋朝运河的作用 B.唐朝南北交通的发达
 C.元朝南北交通的畅通 D.明朝对外港口的繁华
 7.王安石上谏宋神宗:“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由此实行了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8.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期
 ②乾隆四十年是乾隆皇帝四十岁那一年
 ③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④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民国45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与12世纪初期中国逐渐出现右图所示政治格局相关的事件包括
 ①澶州之战 ②靖康之变
 ③葵丘会盟 ④绍兴和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