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考查新变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5 11: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名句名篇考查新变化 
  研究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关于“名句名篇”的考查,人们会发现,与上个世纪90年代同类型题目的考查相比,显然有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诗词名句考查留意语境。2002年全国卷和两省一市(山西、江西、天津)卷分别要求考生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空缺的部分: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白居易《琵琶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杜甫《登高》)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学生也应该能够熟记;但考生如果对诗歌全篇缺少整体把握,又不知道名句的前面是什么句子,即使记住了名句,也还是派不上用场。这启示我们:名句名篇的背诵,必须着眼于全篇,尤其要留意名句出现的语境。
其二,古文名句考查关注对举。请看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试题: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古之圣人,    ,    (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再看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这样的试题: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从命题可以看出,无论是2002年全国卷《劝学》篇中关于“积累”的重要性的名句考查,两省一市卷《师说》篇中关于“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态度上的不同的考查,还是2003年全国卷《陈情表》中关于作者家中孤苦内外两方面情况对比的考查,显然都是文中的对举之处,体现了相反或相关对照的特点。这启示我们: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目,除应着眼全篇,整体把握外,还应特别关注对举之处。
其三,考查范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名句考查,除涉及要求背诵杜甫的《登高》、李密的《陈情表》等课内篇目外,还涉及课外名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启示我们:名句名篇的背诵,除抓好课内必背篇目外,还须向课外延伸。当然“向课外延伸”是一个比较宽泛也比较笼统的要求。备考时如何把握?我们认为,决不应再回到过去那种脱离学生实际,一头钻进“故纸堆”里“搜诗索句”的作法,还是应以现代日常交际中常见常用的名句为宜。
其四,考查方式打破单一格局。名句名篇的考查方式,正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近两年的高考中,主要呈现以下三种类型:
1.填写上句或下句。如2003年高考上海卷试题:
默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句)
暧暧远人村,         。
(陶渊明《归园田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