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孔孟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孟思想言行的不同以及产生的不同的原因;
2、了解“大历史”的历史观点,拓宽知识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孔孟思想言行的不同以及产生的不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起孔子和孟子,相信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正是他们所创造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大地上牢牢占据了统治思想长达2000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有着深厚的影响。
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今天我们学习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的文章《孔孟》,了解儒家思想早期的发展变化,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作者介绍:
黄仁宇(Ray Huang)先生1918出生于湖南长沙。1936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辍学从军,入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军校毕业后,任陆军十四师排长、代理连长。1943加入中国驻印军,在郑洞国将军麾下任新一军上尉参谋。1944年5月在缅甸密支那抗击日寇时负伤,获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先生任第三方面军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至东北三个月,未及卷入国共内战,即被送到美国陆军参谋大学学习。1950,以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份,随团长朱世明将军解职退伍。1954赴美,在密西根大学从本科三年级读起,1964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67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70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至1980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教授。1974年加入美国籍。
黄仁宇先生曾参加《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明史卷》的撰写,七十年代时几次到剑桥协助李约瑟爵士编写《中国科学技史史》。1974年黄先生出版第一本著作\"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Sixteenth Century Ming China\"(《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1979年出版成名作\"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十五年》),该书于1982年及1983年两度获美国书卷奖提名,被美国一些大学采用为教科书,有中、英、德、法、日、意文版。黄先生的其他著作还有《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放宽历史的视野》、《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