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三水中学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71题,约5710字。
 广东省三水中学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禤慧芬 审题人:何丽珊
 试题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总分100分。其中第一大题为单选题,有50小题,共80分;第二大题为双选题,有10小题,共20分;第三大题为填空题,共10分;第四大题为问答题,共10分。
 2、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填空题和问答题做在答题卷上。
 3、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有50小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80分。
 1、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
 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3、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 孟子 B 韩非子 C 荀子 D 孔子
 4.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C.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6、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以下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有密切关系的有
 ①井田制的崩溃 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④出现了私人讲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民贵君轻”思想的提出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9、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10、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1、韩非子的思想得到哪个王朝的重用
 A 秦朝 B 宋朝 C 汉朝 D 战国
 12、在下列诸子百家政治思想中,在封建社会无法真正实现的是
 A、无为 B、仁政 C、法治 D、兼爱
 1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