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20字。
广东高中生“写作能力考查”问卷调查报告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尹小平
一、调查缘起和问卷设计
每年六月,各省高考作文题毫不例外地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与热点。报纸上刊登着一些专家、学者们的鉴赏,网络上见到的是网民们随兴的见解,说好说坏,争论不下。中学老师关注地更多的是试题的难易、学生作文的完成程度以及考查内容与平常训练的相关程度,评卷场上关注的是作文的评分样卷和试题的区分度。对高考作文题的要求和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讨论,大家都有了共识,如试题至少要能引起考生写作的兴趣,让考生有话可说,内容上表达的正是他自己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的某些思考。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套作和有较好的区分度也是试题不可或缺的要求。所以,考生对作文题的认知与反应,直接关系到试题的考查和区分效果,是评价作文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任何一道作文题的命制和评价,都离不开对考生群体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和兴趣喜好的直观了解与理性分析。在2009年上半年,围绕着高考作文题的评价,我们在全省展开了广东高中生“写作能力考查”问卷调查,希望进一步了解高中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和写作能力特点,为今后作文题的研究与命制奠定基础。
调查问卷选取了分省命题以来的部分高考作文题,给出了评价指标,要求学生对这些试题进行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我们了解到他们对不同高考作文题的具体意见,从中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获得直观认识。在问卷中,作文试题分为三种类型,但没有依照“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分类,而是根据写作内容或写作范围提供的条作进行分类,一是直接给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二是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三是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同时,问卷也分为三种,每种问卷只针对某一种作文题,参与调查的学生只需回答一种问卷。
围绕着这三类作文题,问卷共给出八个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导语/材料 A.开拓了思路,有益审题立意;B.可有可无,不影响写作;C.限制了思路,妨碍审题立意
材料阅读 A.能全面理解材料的内容;B.能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C.较难理解材料的内容
写作角度 A.写作角度较多,能创新;B.有两个以上的写作角度;C.写作角度单一
审题难易 A.容易构思,立意有把握;B.较易构思,不担心偏题;C.不好构思,担心离题
表达主题 A.贴近学生生活,想表达;B.接近学生生活,可以写C.远离学生生活,不想写
写作空间 A.空间开阔,能展开思维;B.有一定空间,能够发挥;C.空间封闭,思维限制
文体倾向 A.议论文;B.记叙文;C.议论性散文;D.其他(可自填)
总体评价 A.较好;B.尚可;C.较差
直接给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命题形式最简单,问卷选用了五个基本评价指标,即“审题难易”、“表达主题”、“写作空间”、“文体倾向”、“总体评价”。由“导语/材料”引出“标题/话题”的第二种作文题,在基本评价指标上相应增加了有关“导语/材料”的评价。第三种作文题,命题形式较复杂,学生在写作前需要更多的思考,为了更好地对试题进行评价,在基本评价指标上又增加了“材料阅读”和“写作角度”的指标。
为了使参加问卷调查的样本尽可能接近全省的考生群体,在调查区域上选择了深圳、汕头、江门、茂名四个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市;每个市又分别选取不同水平的中学参与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以高三学生为主,同时也有部分高二和高一学生。从统计结果来看,每种问卷调查的有效样本基本达到了1500份。
二、调查问卷与统计结果
1. 直接给出“标题/话题”的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