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17 6:5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的:1、了解徐志摩,把握其诗歌特点。 
         2、掌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的象征意义。
         3、理解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绘画美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理解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绘画美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请同学们说出你们知道的世界著名大学。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看看这分别中哪所著名大学。
        。。。
        接下来我们将要学的诗歌《再别康桥》就和剑桥大学有关的。
     一、诗人简介和他的康桥情结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他的一生是幸福的,却又是痛苦的。如果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对他的一生将会有所了解,有兴趣的自己也可动手去查阅资料。
    2)康桥情结:
    我们一起来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夏天,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国途中的轮船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其他名作:《偶然》、《沙扬娜拉》等。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由爱、自由、美三朵鲜花所编制的诗的世界——
    二、初步感知
    1、题目:题目中的“再”,交代了这是诗人第二次离开,第一次的离开,作者写就《康桥,再会吧》,如今情难自控,再次挥笔成诗,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此外,告别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物,是优美宁静的康桥风光。就从这点上说,这首诗较之于一般的离别诗,就显得新颖而又含蓄。
    2、朗读。要求入情入境地诵读这首诗。
       1)播放视频《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正音,正字。青荇  榆阴  漫溯  斑斓  笙萧 )
       2) 学生自由朗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