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8/17 23:5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生命 生命》的教学设计
长兴实验初中 范剑萍
教学目标:
1、 加强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2、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
3、 在熏陶感染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初一的学生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还不会很深刻,因此本课采用整体感知、研读赏析、质疑讨论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采用自主、合作的探究方式让学生理解内容,感悟中心,还采用讲故事、引名言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概括文中的三个事例。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事例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感受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搜集有关珍爱生命,创造人生价值的材料。
教师: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张海迪5岁不幸患上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先后做过几次大手术,自第二胸椎以下,就没有什么知觉了。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以超人的毅力,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种语言,走上了翻译和文学创作的道路。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 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
感知新课
听课文录音。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教师也可配音朗读)
思考题:
1、题目中 “生命 ”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2、作者对生命的渴求、呼唤与感悟源自哪些小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两个问题。
1、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方法,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指名朗读三个事例,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回答:
⑴、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
⑵、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
⑶、“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研读赏析
这三件小事均涉及生命状态,但角度各不相同,能否从文中找出有表现力的词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