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0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课的几点思考——由一份调查问卷所想到的
南开翔宇学校 冯晓楠
在做这个文言文教学的分析之前,为了解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掌握情况,我设计并布置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学生中做了一个不记名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两个:
1、 了解在学的初中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感受,包括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难易程度认知,学习方法,疑难和疑惑问题。
2、 通过让学生进行几个文言文词语的解释,来了解学生对文言文解释的实际把握能力有多少。
调查方法:
选一个普通班,一个特长班两个班级对照,每班各取50人进行8分钟左右的填卷调查。
调查结果和思考:
一、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认知情况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认知情况调查总结
普通班(取50人) 特长班(取50人)
难易认知:
觉得文言文的学习是自己一个弱项 40人 29人
有朗读文章的习惯 25人 25人
有查古汉语词典的习惯 8人 35人
遇到不认识词语时的方法(人数有重合) 猜或蒙或根据文意猜:17人
查字典:14人
问老师或同学:10人
空着,等答案:7人
上网搜索:1人
不知道:1人 查字典:32人
根据上下文去理解:13人
随便猜一个:5人
根据今义解释:1人
有时查有时问有时不管:1人
学习困难认知:文言文学习最大的困难(人数有重合) 文章看不懂:18人
生字不认识其次文读不懂:13人
不理解词义:13人
通假字不认识:4人
不会断句:4人
找不到中心思想:1人 不理解词义:38人
句子不通,不会断句:6人
通假字、专有词不能识别:3人
不感兴趣,认为与时代不符:2人
(一)文言文阅读和学习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弱项和困难
在参与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有69%的学生认为文言文学习是自己的弱项,更有18%的学生存在一篇文言文根本读不懂这样的问题。作为汉语母语的另一种形式,文言文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关,而且是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一条必经之路。囿于时代的变迁,古今汉语出现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可以理解,但这个困难不是导致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成为弱项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我想还有多方面:
学生未引起足够重视。在调查中,2%的学生对文言文不敢兴趣,认为与时代不符,而学生中具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止这2%。我常对学生说:“文言文对大家比较陌生,学习有困难。其实学习文言文和学习外语的规律是一样的。你必须要重视它,多诵读,帮助理解意思。遇到生词要勤查,积累常用词的含义。扩大阅读量和生词量,慢慢积累就熟了。你们学外语不也是这个方法吗?”可是在实践中,有哪个学生敢说自己学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