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历史阶段测试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6950字。
 山东省德州市实验中学2010届高三历史阶段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如图所示),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 )
 汉代代田法模型
 A.广种薄收 B.精耕细作 C.少种多收 D.男耕女织
 2.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
 A.城市拥有众多的劳动力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3.“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4.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个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 D、中国热爱和平,西方国家则热衷于海外扩张
 5、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国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森.麦迪生:《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后来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B.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
 6、《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7.维多利亚是英国著名的女王,她从18岁起执政,统治了英国整整63年(1837—1901),她统治的时代是英国历史最为辉煌最令人难忘时代。下列哪项内容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史实( )
 A.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B。日不落帝国的发展 C。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福利国家建成
 8.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9、19世纪50年代初,在中国南方3个省份住过10年的一位英国人说:“我还没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B。外国的布料质量不如当地土布
 C.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进口 D。中国农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下降
 10.著名的民族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