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800字。
淮安市吴承恩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
地理试题(必修三) 09.1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第Ⅰ卷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客观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2.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与区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互不联系
B.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界线,且一定是明确的界线
C.一个区域的发展能促进其内部经济的发展,但并不影响周边地区
D.一个区域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这是它与其它区域的差异所在
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4.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
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
6.人地关系思想先后经历了: ( )
①地理环境决定论 ②人定胜天论 ③人类中心论
④人地伙伴论 ⑤“天人合一”论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7.下列认识符合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 :
A.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地理环境
B.人类为了自身需求,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类与地理环境可以和谐共处
D.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据此回答8~11题。
8.该地应为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9.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 的.其形成原因是: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
C.风力的沉积结果
D.内力作用的结果
10.引起本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垦荒 B.地质灾害 C.气象灾害 D.砍材取薪
11.“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林草生长更为茂密
C.原有林草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
D.水土流失现象消失
12.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公众参与,全球合作 B.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C.发展科技,开发宇宙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3.关于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C.从森林向森林过渡 D.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1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15.德国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宜人 B.森林资源丰富
C.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广阔的市场
16.鲁尔工业区内有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其中主要的天然河流为:
A.黄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泰晤士河
17.新企业不愿落户综合整治前的鲁尔区是因为该区:
A.劳动力工资水平很高 B.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基础设施先进 D.通信服务发展的很完美
18.关于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工业区
B.丰富的铁矿资源是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