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10字。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1、 说教材
《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智。
虽然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已经初步接触过说明文,但是真正系统学习说明文还是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2、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预习中解决)。
②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教学难点: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初步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3、 说教学方法
《中国石拱桥》作为初二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入门之篇,必须让学生初步掌握从“抓住特点”角度去分析说明性文字。让学生学会扣住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抓住关键性语句,筛选重要信息的方法。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教师可认真组织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学,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总结,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
利用多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调动最适宜的教学资源,能增大教学容量,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4、 说教学程序,严格按照“三环节”展开学习
(1) 课前预习,调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习学案要紧扣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文中标画每段的内容要点,解决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