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1/4 12:35: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60字。 
  俄国十月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3、过程与方法 
  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 
  1、历史条件
  客观:经济基础——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
  政治形势——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主观: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
  领导条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 
  1、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4、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