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3张,有教案和学案。
化学学科与多学科渗透专题复习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徐春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强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类题目的解答,使学生学会寻找学科间知识的连接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在讨论等活动中增进合作、增进友谊。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不是孤立的,各门学科之间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教师提供一份学案
学生准备:布置课前预习,学生复习各学科中和化学相互渗透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化学,不是孤立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与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需要大家运用相关领域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种知识的综合,也逐步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这类试题打破学科界限,采取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方式,突出考查大家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等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联系实际、创新思维的能力。解题时,不仅要驾驭化学知识,还要善于迁移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它山之石,攻己之玉。遇到这类题目我们该如何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化学与数学渗透型的题目。
【例1】(08江西南昌)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开始就点明化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学科渗透的意识。联系中考,激起学生的解题兴趣。
由中考题开始,印证之前说讲的学科渗透已成为中考命题热点。
B中水的质量不可能有段时间不增加,故B是不正确的。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一物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比
不饱和溶液要浓。
[练习]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冷藏室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假设溶剂没有蒸发)
A.溶液a和b均为饱和溶液
B.溶液a和b 均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a一定饱和,浓度a<b
D.溶液a一定饱和,浓度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