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5930字。
 江西省南昌大学附属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有四种纪年法,即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纪年法。如果1898年是戊戌年,那么用干支纪年法推算1950年是
 ( )
 A.. 甲子年 B..庚寅年 C.乙丑年 D.戊子年
 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3.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易导致唯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B.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C.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
 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5.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6.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
 
 
 图1 图2
 A.人文主义 B.新航路开辟 C.人和世界被发现 D.基督教统治世界
 7.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遭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遭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遭遇
 8.英国圈地运动中形成的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是 ( )
 A.生产方式不同 B.身份地位不同
 C.对国王态度不同 D.对人民态度不同
 9.《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 ( )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
 10.美国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中央集权原则 B.分权制约原则 C.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11.“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 一开始有历史的时候已经有了17世纪形成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反映以上历史发展特点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2.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