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新意不足的作文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道新意不足的作文题
湖南师大附中 周 红、吴彩霞
2004年高考湖南卷有不少亮点,如文言文阅读撇开了十几年惯用过的史传文,选用苏轼的散文名篇《放鹤亭记》作语料;第六大题里,设计了要求考生“以主持人的身份拟写几句串台词”的新题型等。相比之下,作文题显得缺少了一点新意。
湖南作文题袭用流行了几年的方式,先提供一则简明的材料,然后引出“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三自”(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变成了“二自”。“注意”也同往年差不多,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除诗歌之外,其他文体不限,给学生以比较充分的写作自由度。
这道作文题很有现实针对性,因为家庭教育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的大脑对下列家庭凶杀案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浙江金华17岁的中学生徐力弑母;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李毅(化名)毒翻全家;贵州安顺市两名16岁孪生姐妹将6瓶鼠药放进稀饭,毒死亲生父母……这些个案是怎样造成的,它们与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很值得我们思考。马加爵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第五部分就是“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确实,学生是家庭的重要成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方面,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家长,孩子是受教育者。在家庭中,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家长有很多教训或经验,有切身的体会,深刻的感悟,独到的方法,要谈“家庭教育”,家长最有发言权。孩子从来没有做过家长,让他们模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总有隔靴搔痒之困惑。另外,由于孩子的学业负担太重,除了对自家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皮相的“感受”外,对社会上“家庭教育”的成败案例关注甚少,更无暇“思考”乃至深度的“思考”,因此也难以谈出个子丑寅卯来。
说其新意不足,主要是因为仍在走话题作文的老路。按我们的理解,教育部扩大自主命题省份的比例,为的是打破专由国家考试中心组织命题的单极化,让语文命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这既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今年仍有浙江、天津、重庆、广东、江苏、湖南以及全国卷考话题作文,另有部分省市虽然考的是命题作文,但可以当成准话题作文写,湖北卷则出现了以“‘买镜’为题目写一篇话题作文”的笑话。
话题作文最大的弊端就是考生极容易套作、宿构,导致高考作文成为不公平竞争。2001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2003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杂志刊发的《爱的误区》,湖南一篇题为《猫头鹰的孩子》的文章应同属抄袭,因为只得了58分,媒体未作报道;今年重庆亦有多篇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或套作。其次是导致不少学生不会写文章,把握不住文体,只会编一两个幼稚的故事(情节幼稚,道理也幼稚)。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篇篇让人感动不起来的故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