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黄河颂》教案
知识目标: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情意目标: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在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导入
1、看大屏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回答两个问题。“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对,我们身上流着同样的血。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呢?(黄河流域)对。2、请同学们再看一段与黄河有关的录像,注意片中的介绍,可以拿起笔来,边看边记。(观看录像)
提问:哪一位同学能说一下自己对黄河的认识?黄河发源于?多长?流经几个省?被亲切的称为什么?黄河的贡献?
(学生发言后)说的很精彩,老师也搜集了一点黄河的知识,愿与大家共享。
(出示图片)哪位同学愿读一下?这位同学读的很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知道是谁写的吗?(李白)历史上有很多写黄河、赞黄河的优秀诗篇,今天,我们要体会和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出示幻灯片)作曲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这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2、结合课文导引和注释内容,请一位同学简要说一下《黄河颂》的有关文学常识。(学生回答)很好。(出示幻灯片)冼星海简介和光未然简介。
3、学习诗歌,还应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出示幻灯片)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学生读)
二、整体感知
1、跟读。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读录音,在跟读的过程中,把生字和生词注好音。(出示幻灯片)请一位同学来认读,其他同学当好裁判。
2、默读解题。
思考:诗歌的题目《黄河颂》应该怎样理解?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
黄河颂》即颂黄河,通过颂黄河,颂赞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两部分,朗诵词部分和歌词部分。
三、品读欣赏
1)讲授朗诵词。
朗诵词是诗的序曲,它放在歌词前面有什么作用?(揭示诗的主旨的作用。)“啊,朋友”是指谁?(指读者)他要向读者说什么?(赞美黄河)对,作者要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里作者是直接抒发呢?还是间接抒发呢?对,是直接抒发。作者直抒胸臆,发出了对黄河的赞颂。他认为黄河是怎样值得赞颂的?(黄河的伟大和坚强)我们一起来吟诵诗作,感受一下作者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师生齐读。作者颂赞黄河实际上是要颂赞谁?(联系写作背景,颂赞中华民族的精神,颂赞当时的国民党吗?不,颂赞那些爱国、抗日的中华儿女,颂赞他们的伟大和坚强。)教师小结:诗人光未然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亲身参加了抗日战争,面对日寇铁蹄的践踏,面对英勇抗敌的战士,他要通过自己的创作反映现实斗争,歌颂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这也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