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基础知识(36分)
(一)抄写纠错题(5分)
将下列一段话端正地抄写在横线上,抄写时将错别字纠正过来。要求:字迹清楚要工整,无错误。
志向是天材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长成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颗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原泉。
(二)选择题(24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丰腴(yu) 肇(zhao)事 囫囵(hu lun)吞枣
B、 万仞(ren) 黝(you)黑 莽莽(mang mang)苍苍
C、 腊(la)肉 侍(ci)弄 横(heng)空出世
D、 水系(xi) 棱(leng)角 层峦叠嶂(zh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叩石恳壤 无济于是 酷似
B、寒署易节 不动声色 泼辣
C、比肩继踵 临事而谜 央求
D、挥汗成雨 通力合作 启迪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在语境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批志士仁人带着科学技术进山来了。(指有志于改造山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B、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指仰倒。)
C、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指身体的价值有一百倍。)
E、 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这里指没有一点益处。)
4、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 ,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 。
A、精美 风采 B、精良 风姿 C、精湛 风韵 D、精巧 风雅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对他那种取得一点成绩就趾高气扬的态度,我就是看不惯。
B、在学术上我们要博采众长,不能有门户之见,那才能发展科学,繁荣文艺。
C、学习知识,必须把已经学过的东西融会贯通,化繁为简。
D、大家夸村里的张木匠班门弄斧手艺高,无论什么难的活儿,他都能做。
6、下列复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返老还童了。(并列复句)
B、 若要效率高,科技少不了。(因果复句)
C、 一个人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呢?(选择复句)
D、 他不是织草帽,就是编竹筐。(并列复句)
7、下列作品与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
A、《统筹方法》——华罗庚 B、《愚公移山》——晏婴
C、《西湖的绿》——宗 璞 D、《虞美人》——李煜
(三)背诵默写(7分)
1、亭旁溪水……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 ,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2、汝心之固, ,曾不若孀妻弱子。
3、今方来, ,何以也?
4、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 (用原文回答)
5、问君能有几多愁, 。(《虞美人》)
6、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
二、现代文阅读(16分)
(一)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1、本段说明对象是 ,它的特点是 、 、 、 。
2、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句子回答。
A、描写 (特点)的句子有
B、描写 (特点)的句子有
3、语段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你找出两种,并各举一例。
A、修辞方法: 例句:
B、修辞方法: 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