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斑 羚飞 渡》教学设计
寿光市羊口二中 杨华
《斑羚飞渡》是七年级语文新教材所选的散文精品,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故事非常惊险,可读性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奇观。课文中展示的一幅幅凄美的图画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关注动物世界情感的极好的典范,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同时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用感情去体味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过程与方法:体会言之有序的叙事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学习斑羚沉着冷静、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材分析
1、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2、教材与学生
教学的总体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首先要考虑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学设计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仔细研究教学对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
3、教学理念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故事情节不难理解,故此以“情”贯穿全文,故事导入,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氛围。最后讨论主题及感受,升华感情。中间环节熟悉赏析课文,步步深入,为后文的陈情作铺垫。先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品读课文,再质疑问难,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发挥其主体地位。
教学策略:情境式 启发引导式 讨论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以情入境(多媒体展示 配乐讲故事)
1998年的夏天,洪水泛滥在中华大地,在洪峰中,一对夫妻抓住了一颗树,他们紧紧的抓住,后来水越来越猛,树渐渐地弯了下去,这时妻子平静地看了丈夫一眼说:“孩子们还在等着你,多保重啊!”还没等当校长的董方保明白过来,他的妻子已从容地放开了紧紧抓住树干的双手,消失在了湍急的洪流中。面对危险,妻子选择了牺牲自己,因为她认为她丈夫的生命是属于千百个天使般的孩子的。这是人类的真情绝唱,那么在动物界中, 也有出乎意料的壮举让人震撼。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及作者)
(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文字)简介斑羚它是羚羊的一种,因为喉部有一块白斑,所以叫斑羚,它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非常珍贵。斑羚生性温顺。
二、整体感知
学生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后,(多媒体展示课件)
1、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谁能将课文大意复述一遍?
第一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复述课文。
第二步:教师利用屏幕提示关键词语以指导复述。因为故事的主体斑羚有七八十只,他们不像人一样有姓名,叙述起来比较困难。作者分类起了名目,既有群体如"老年斑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