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复习文言实词(二)ppt
- 资源简介:
共24张。第二课时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课件相结合
泰兴市扬子江高级中学 何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推测文言实词含义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
“有飞骑犯法,善才绳之”,能准确解释句中“绳”的意义吗? 你是想到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方法一--借助于成语“绳之以法” 。
方法二--联想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句子,这在什么地方用的?法庭,法官断案的原则。
方法三--联系语境,因为语境讲有谁犯法,善才绳之,既然犯了法,就应当制裁他。
方法四--因为这个“绳”字后面有 代词“之” ,就可以看出这个“绳”当作动词来理解。显然这个“绳”不能理解为绳子,得当动词来理解。
二、复习 30'
(一)代入检验法
1、指点学生看“代入检验法”,并划出重点内容。
(二)识别、推断通假法
1、指点学生看“识别、推断通假法”,并划出重点内容。
2、指导学生不堪答案完成例二。
3、指导学生订正,教师作补充。
(三)课文迁移法
1、指点学生看“课文迁移法”,并划出重点内容。
2、指导学生不堪答案完成例三。
3、指导学生订正,教师作补充。
(四)语法分析推断法
1、指点学生看“语法分析推断法”,并划出重点内容。
2、课堂练习(运用投影)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
(2)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
(3)信义著于四海 “信义”为主语,是名词,可推为“信用”的意思。
(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的意思。
(五)语境推断法
1、指点学生看“语境推断法”,并划出重点内容。
2、指导学生不堪答案完成例四。
3、指导学生订正,教师作补充。
4、课堂练习(运用投影)
(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和着
(2)(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答
(六)成语应正法
1、指点学生看“成语应正法”,并划出重点内容。
2、指导学生不堪答案完成例五。
3、指导学生订正,教师作补充。
4、课堂练习(运用投影)
(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可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
(2)“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
(3)召医而尤其故 怨天尤人,责问
(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 殚、竭:尽
(5)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类
(七)语言结构推断法
1、指点学生看“成语应正法”,并划出重点内容。
2、课堂练习(运用投影)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今主上幼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