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案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重点:
一、热爱祖国山河,立志超越前人。
二、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三、精练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写作背景的了解;
2、评价古代帝王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时安排:二教时
第一教时
布置预习作业:
1、 搜集材料,了解写作背景。
2、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
古今往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大雪。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巻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祖咏《终南望余雪》中的“终南阴岭秀,雪尽马蹄轻。”“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等等,举不胜举。那么,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的笔下,是如何描绘雪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道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
二、由学生介绍课文写作背景: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毛泽东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首气势磅礴豪迈的诗歌?
1935.10,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36.2,毛泽东在黄河岸边考察地形,他看到了祖国雪后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挥笔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揭标:
1、理解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及诗人的伟大抱负。
四、范读课文:
1、复习诗歌特点,指导朗读。
诗歌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诗歌的语言精练;押韵、有节奏感。
朗读基调:
激越豪壮的感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超越前人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