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三味情意韵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1 1:3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文章三味:情、意、韵
(213172)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曹金鑫

好文章往往好就好在有“味”。或感情炽热、情趣盎然,或独具慧眼、意味绵长,或声调铿锵、音律和谐。有味,则读之如饮醇酒、如品芝兰,击案叫绝、怡然自喜;无味,则觉之面目可憎、类同嚼蜡,避之惟恐不及。
写文章就要写出点“味儿”来。
情 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古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谓之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谓之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谓之不友”。两“表”一“文”为什么能获得如此殊誉?是什么让人们读来泪流满面?难道不是诸葛亮那满腔的忠情,李密那一片孝情,韩愈那真挚的亲情吗!
是的,真情才能动人心弦。作文就是对着熟悉或陌生的人们展现心灵的轨迹,让情感的熏风拂过众生灵魂的秋水。
这份情应是炽热的、鲜明的,是作者激情的喷薄,是内心爱憎的体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矢志不移,“虽九死犹未悔”,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要“上下而求索”;五位青年作家的惨遭杀害,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人才形同“病梅”,龚自珍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官军收复河北,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忠则坚定不移,怒则形之于色,愤则奔走疾呼,喜则溢于言表。
这份情应是真实的,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人们摈弃的是矫揉造作,或是千篇一律。同是面对大好河山,毛泽东看到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色;杜牧欣赏到的是“霜叫红于二月花”的枫林;白居易挥之不去的是“日出江花红烟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清丽;杜甫更爱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越。一样面对爱情,陆游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无奈;柳永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缠绵;李清照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默契;秦观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表白。
这份清还立足于不同的人生经历,激荡着灵魂深处的呻吟。是晏几道“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在梦中”的惊喜;是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叹;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还是苟子《劝学》的语重心长,林觉民的“巾短情长”,戴望舒有着丁香的“雨巷”,徐志摩“康桥的柔波”中一条招摇的“水草”。它们展现的是生活在内心的体味,情感在心灵的沉淀。
我们时时刻刻被情感包围着,父母亲情、手足挚情、同窗友情、爱国热情、学业激情……洋溢在我们周围,只要我们把握这心灵最深切地呼唤,听听心的渴求,听听情的脉动,学会奉献、学会感动,就会守住真情。而融情入墨,则文章立具独特的魅力,动人心弦,感人心魄,激人斗志,散发历久不散的心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