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育才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850字。
 山东省育才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2.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中国古代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中国古代的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3.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4.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5.《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6.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个 B.3个 C. 2.5个 D. 0.55个
 7.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8.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9.1956——1966年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明显的失误。下列现象,肯定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B.《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C.各地人民公社都大力倡导包产到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