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高2010级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20 9:32: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8240字。重庆一中高2010级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卷 2009.12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1题为选择题,33分;第12至22题为非选择题,117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高考资源网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第11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 12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卷(共33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症结zhènɡ   肯綮qìnɡ    戎马倥偬zǒnɡ    荷枪实弹hè
  B. 鲫鱼 jì      击柝tuò     靡室劳矣mǐ      顺蔓摸瓜wàn
  C. 筵席yàn     鱼腩nǎn     锲而不舍qiè     寅吃卯粮mǎo
  D. 煊赫xuǎn    编纂zuǎn    诘屈聱牙jié      力能扛鼎ɡā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修茸  窠臼  大拇指   细水长流  不修边辐
  B. 蓊郁  飘缈  照相机   反璞归真   心辕意马
  C. 诤友  仓皇  白内瘴   名列前矛   挺而走险
  D. 临摩  嬉游  编缉部   合盘托出  卷帙浩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故事的光芒。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 以梅艳芳为原形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窜改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5.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就是传说中的那道山岭。听当地的农民说,这道岭从来就没有人能上去过,上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B.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对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C.高三学生要尽早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并付诸于行动,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自己最终的理想稳步前行。
  D.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多零碎、分散,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关系上有较大的跳跃性。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