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谷第二中学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170字。
 山西省太谷第二中学2010届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将各题答案按序号答在答题卡上,试卷考生自己保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4分)
 1.春秋后期到战国后期,各国人口在250年间增加4倍,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铁器牛耕推广
 C.战争逐渐减少 D.封建制度确立
 2.下列成语典故源出与春秋史事无关的是
 A.问鼎中原 B.围魏救赵 C.卧薪尝胆 D.退避三舍
 3.山东某地有一楹联“仲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该联褒扬的是
 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司马迁
 4.如图是秦半两钱,字体为
 A.钟鼎文 B.楷书 C.隶书 D.小篆
 5.“凡居此官者,大率皆以督察藩国为事”,“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材料所说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刺史制度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
 7.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 B.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 D.奖励耕织
 8.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灵渠 D. 大运河
 9.下列属于契丹民族实行的特色制度是
 A.八旗制度 B.猛安谋克制 C.内阁制度 D.蕃汉分治
 10.某蜡像馆工作人员欲按年代先后给下列历史人物的蜡像排序,正确的是:①屈原 ②徐光启 ③司马光 ④司马迁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1.“取千三百余年之事迹,十七史之记述,萃为一书,然后学者开卷之余,古今咸在。”符合这种评价的史学名著应该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四库全书》 D.《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