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5张。有教案,约15360个字。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一)词语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理解词的比喻义则寻找本体释义,理解代词义则寻找上句释义,理解词的引申义、临时义、隐含义、概括义,则从整体阅读出发,结合作者感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句释义。
一、重要词语的含义
包括这些词语的基本义、比喻义、语境义。
把握词语的基本义要从分析词语来源、词类、结构入手,对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
理解与确认词语的比喻义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在明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二、理解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1、从词语构成的词素,分析推断词义
例句:鲁迅洞察一切,与反动派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句中“洞察”一词,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成“洞中察看”,首先要分析理解构成该词语的词素:洞,透彻、深入;察,观察、察看。字面意思就是观察十分深透。然后再结合文句理解,“洞察”一词表现了鲁迅先生远大的政治眼光及其敏锐的观察力。
2、从词语的相互联系中理解词义
每个词语在文章中都不是孤立的,词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复杂多样的联系。因此,理解词语,要注意从词语间的相互联系中细细体味在文中的含义。
例句:
①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②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例句中“排出”与“摸出”两个词,在一般意义上都有“拿出”的意思,都是描写付酒钱时的一个动作。但通过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排出”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经常欠酒债的孔乙己在有了酒资时的得意神气,勾画出了他爱慕虚荣、想做上等人的心理;而“摸出”一词,则刻画了他勉强能付酒钱时的一副寒酸相。
3、从词语所处的语境来理解词义
所谓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上下文。任何一个词语,都有其本来的意义,但很多词语的词义在文章中往往会因为上下文的关系而有所变化。
例句:
③ ……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④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颓唐”一词的本来意义是形容堕落或精神萎靡不振。但依据词的语言环境来理解,例1中的“颓唐”是形容父亲半生潦倒、家境衰败的惨淡境况,表达父亲在败落境况下的忧患与哀愁。
例2中的“颓唐”则是形容孔乙己窘迫的神态,表现了他灵魂深处的疮疤被戳痛时骤形于色的窘态。
又如中考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