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00个字。
惠州一中2009~2010学年初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等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语文试卷答题卡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陆游《游山西村》) (1分)
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分)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1分)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 分)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分)
⑥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1分)
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晏殊《浣溪沙》) (1分)
⑧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2分)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
A.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其文轩B.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寡助之至
C.吾既已言之王矣/是亦不可以已乎D.请献十金/请说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至5题。
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shǎng xīn yuè mù。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成语。(3分)
绽放( ) shǎng xīnyuè mù( )
4.在下面横线上修改病句。(1分)[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5.仿照画线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锣鼓、秧歌、风筝、书法等),为横线处补写句子。(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第6~8题。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字用的笔与电脑的鼠标在争夺汉字书写的天下。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6.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请列举两项。(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后得出的结论。(3分)
材料一: 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
材料二: 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抽查10本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自己读自己的笔记本时竟辨认不出来。有网站对中小学是否需要加强写字教育进行投票表决,赞成的人数是100%。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