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4年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4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炽烈( ) hàn海( ) 香醇( ) 猥xiè( ) 谦xùn( )
柔nèn( ) 漂漾( ) 磅礴( )( ) 诗行( )
2.选择题(10分)
(1)下面短语结构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想和做 旧经验 语言文字 B.硬读课文 应付考试 从实际出发
C.想一想 学术团体 不动脑筋 D.空想 死做 嗟来之食
(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B.经过医生的诊治,他的病终于恢复了。
C.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加强纪律性。
D.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在宇宙空间的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矿物资源的开发方面,中国任重道远。
B.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都不肯下来。
C.他慢慢地爬着,一寸一寸地挪动,循序渐进,移到敌人碉堡前,引爆了炸药包。
D.这所名牌大学,今年又从国内外引进了10名博士生导师,二十几名年轻的教授、副教授,真是人才辈出。
(4)下列句子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 (2分)
A.老战士还不曾衰老,新战士已经成长。 B.只有他,才能做得最好。
C.他吃了许多饭,喝了不少汤。 D.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
3.名句填空。(11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生赞颂老师或教师自己表示对事业无限忠诚的献身精神,多会用到唐朝诗人李
商隐《无题》诗中的两句: , 。
③有两句诗常借用来比喻反动势力的必然灭亡和新生力量的不可战胜,这就是唐朝
诗人刘禹锡写的: ______ , 。
④在当今深化改革开放的年代,许多站在改革大潮风口浪尖上的开拓者,矢志探索
创业新路时,多活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⑤美国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说的“ _____ , _______。”是合乎科学论断的。(用《〈孟子〉二章》原句作答)
⑥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有的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着地下的火烧。
4.文学常识填空。(4分)
(1)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2)“文房四宝”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文具的统称。
5.语言运用(4分)
(1)依照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
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 。
(2)下列是两幅宣传标语,因所用语气不同,故表达效果也不同,请简要地加以说明。
①不准随地吐痰!
②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