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0 22: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5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一、对唐代散文的文体特点、创作风格有所了解。重点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了解杜牧散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的表现手法。
  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本单元学习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它逐渐摆脱了六朝以来骈文对文坛的垄断,开启了一代新风。特别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在形式上恢复秦汉散文散行单句的传统,革新文体和文学语言;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现实,发扬儒家“文以载道”的精神。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代表了唐代散文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选文兼顾了时代、内容、文体等因素。要求重点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韩愈的《师说》。《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奏疏,作者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政治主张。《师说》是一篇论说文,表现了作者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教读这两篇课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在诵读中注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的义项,注意归纳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这两篇文章,都是名家名篇,要求学生背诵《阿房宫赋》全文。教师在指导自读时,可参照“课文说明”和“有关资料”作一些重点讲解,也可以采取提问、答疑等多种教学方式。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文言常用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练习中有计划地安排了这方面的内容。虚词的数量不多,但用法比较灵活。教师可参考《怎样学习文言虚词》短文中提到的方法,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的例子,给学生作一点必要的提示。
与本册课本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第二册也编选了一个唐代散文单元,在选文上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这些课文是供学生自读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没有课业要求。
二、基础知识聚焦
(一)文学常识
1.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省晋县)人,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诤臣”称之。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曾主持编撰《隋书》《群书治要》,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贞观十一年上《十思疏》,有涛五古《述怀》等30多首。
2.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在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现在广西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河东柳氏,是北朝的一个大家族,曾支持李唐王朝夺取政权。唐高宗时,柳宗元的曾伯祖曾任宰相,柳家在尚书省任职的就有二十多人。武则天当政后,柳氏一族在政治斗争中被株连治罪,逐渐衰落。柳宗元生于长安,九岁时因避战乱,曾随父辗转到夏口(现在湖北武汉)、九江、长沙等地,切实体验到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他以后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影响很大。贞元九年(793)他二十岁时中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不久,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张革新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先被贬为邵州(现在湖南邵阳)刺史,在被贬途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