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0 22: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
2.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的语言。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这个单元学习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们知道,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角度看,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对作品再认识的过程。比如,对《红楼梦》主题的看法就众说纷纭,这正如鲁迅先生在他的《〈绛洞花主〉小引》一文中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看法;同时,阅读小说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一方面要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思考。例如,生活在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对《祝福》所批判的封建礼教观念感触不强烈,对祥林嫂因再嫁所受的歧视和迫害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在了解作者思想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作品中的这些重点和难点展开深入探究,获得自己的认识。
  本单元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要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他们的认识。《祝福》揭示封建思想和人性的对立,重点是文明和人性的启蒙;《边城》讴歌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与庸俗、堕落的社会形成对照;《荷花淀》以战争为背景,赞扬人性美、弘扬爱国主义,揭示中华民族战胜侵略者的精神力量;《装在套子里的人》则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概括生活中某一类人,反映社会现实。
  本单元小说所反映的内容与当代生活都有一定的距离,尤其离学生生活较远。教学这些课文,应力争突破过去陈旧的解读思路,用当代观念予以审视,拉近距离。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的所作所为,学生现在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不过,从这个人物身上,可以挖掘出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人类共性的因子。
二、基础知识聚焦
  (一)文学常识
  1.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给后人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作,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日、俄、德、法、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坟》《南腔北调集》等。
2.契诃夫(1860—1904)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1890年,他到政治犯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带阁楼的房子》(1896)、《农民》(1897)、《在峡谷里》《新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