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学论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1 17:53:00
  • 资源来源: 本站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人本主义教学论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韩寒东

摘要: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实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养。若要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人本主义思想 “非指导性”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弊端,忽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权利和地位,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体性,缺乏鲜明的个性,往往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把学生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来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把人降到了物的层面,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而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发展,注重个人品质的形成和个人潜能的发挥,以培养超越前人的新人。由此,再次认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非指导性”的教学思想,对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显得极为重要。

  一、 人本主义思想及其主张
  人本主义思想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实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养。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的创始人,他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他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他强调人性基本上是好的,认为人是主动的,有选择能力的,他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马斯洛去世后,罗杰斯成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的发言人,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和“非指导性”的教学思想。其具体内容有: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1、学校教育能真正按照人本主义精神为社会提供能适应变革需要的有用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所谓“完整的人”实际上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罗杰斯指出,学校只有通过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即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学会怎样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最终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让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的人,成为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为此,他指出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即学生应该在了解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选择和创造能力。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的潜能,也能够自动发展自己的潜能;认为教学成败关键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认为每一个健康的人都需要社会和他人的关心,否则,个人的正常才能就不能得到发挥。因此他要求在新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抱以积极的态度。要真诚、平等相处,坦诚相见,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要关心、尊重学生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