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备战高考,着重落实培优——09届高考备考总结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7 23:14: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6680字。
精心备战高考 着重落实培优
——09届高考备考总结
2009年我校参加高考的学生1025人,平均分为103.63,全级考取110分以上的学生有291人,115分以上的学生有129人,120分以上的有38人。说实话,这个数据并不理想。因为我们与A组的平均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高考的回归残差数是4.75,在广州市49所回归分析为正值的学校中排在第2位。这说明了经过我们三年来各年级备课组的不懈努力,学生还是有了较大的进步的。如果说我们的备考工作做得还算是比较好,还值得肯定的话,是与全年的有序备考——在以前累积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届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系统的教学计划,以专题突破为切入点,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分不开的,现把几点心得体会写出来,趁此机会与各位同行交流,倍感荣幸,也希望同行们不吝赐教。
一、开学之初,制定好一年的备考计划。
“凡事预则立”,有了明确的系统的计划,备考方向才能清晰,备考要求才能落实。为达到这个目标,开学初即要求本备课老师组积极认真地参加广州市教研活动,听取多所知名学校的备考计划介绍,再认真地研读了刊登在《广州市教研信息》上的多所学校的备考计划,形成自己的思考,然后在备课组活动中交流,再结合本校学生及语文学科学习的实际情况定下全年的备考计划,力求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有效、落实到位。
当然,全年的计划毕竟规定的是备考的大方向,在具体的备考过程,备课组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灵活处理,确保具体内容的具体落实。
二、坚持“抓大放小”的备考原则。
所谓抓大,就是在第Ⅰ卷与其他同类学校很难拉开距离的情况下,将备考重点放在第Ⅱ卷上;当然所谓放小并不是放弃第Ⅰ卷的复习,而是放手让学生识记基础知识,将基础题分散到平时的“每天一练”中,采取细水长流,化整为零的做法,大大减少了堂上的讲练时间,从而保证了第Ⅱ卷的堂上有效训练和复习反馈的时间。
三、选取作文教学作为备考工作的突破口。
作文是语文高考得分的半壁江山,作文的分数直接影响高考的成败。本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词汇和写作素材积累不多,为此,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尤为重要,我们的做法有:
1、制订系统的作文训练计划。每2周选取一个作文专题重点训练及讲评,如从审题立意、拟标题、选用材料、结构安排、增加语言文采以及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等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目标明确,避免泛泛而讲,一课一得,不断纠正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
2、突出抓好议论文的指导。绝大部分学生都写议论文,我们就以议论文作为文体指导的重点。教他们每段该怎样写,譬如开头如何切入话题,行文如何扣题,结尾怎样点题,文章才不会容易出现偏题,保证文章能拿基础分(合格以上的分数);再从语言、例子、结构、思路等方面下功夫,就会提升文章的发展等级分。
3、注重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厚积而薄发”。要求学生将可以作例证的事例汇编起来,同时收集了近三年来“感动中国”的15个人物,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事例如何多角度阐述不同话题,或多个事例如何从同一个角度阐述相同话题,找出事例与话题的切入点,灵活将课内的名人、伟人或感动中国的人物引进文章。经过大半学期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消灭了不能完成作文的现象,从而减少作文低分户的出现。
4、注重作文讲评激励机制。每次作文讲评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分别拿出好、中、差三类文章做范文,让好的学生拥有成就感,中等学生找自己文章的增分点,而稍差一些的学生则让他们学会发现自己文章的弊病。只要不放弃,每位学生都可以写好作文。作为老师更要善于挖掘他们文章闪光的地方,一有进步就加以表扬,大大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四、精组题,抓落实,重到位。
(一)精组题。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教师精心筛选题目,使训练题有“三度”。“三度”即信度、效度、区分度,富有针对性(一切以高考的考试说明为依据,这是前提)。题目贵在“精”,思维容量要大,要具有典型性。通过让学生做训练题,逐步弄清高考中此类题目已有的题型和将有的题型,达到巩固考点知识、提高备考能力的目的。我们觉得最好的训练题就是高考试题,我们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经典的高考试题(08、07、06、05年的高考题我们都让学生做了)。做高考经典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哪些是常考点,哪些是必考点,加深习题印象,积累做题感觉。
另一方面,把部分组题权下放给学生。这一做法在第二学期一模后尤为有效。让学生在总结前一阶段做的语基题、默写题的常错题后再组成“每天一练”。因为自上高三以来,语基题学生已经做得不少,但是平时只是自行整理或根本没有整理过,更没有在同学间交流过。我们认为错题的交流与“一个苹果与另一个苹果交换”是不同的,它应该产生“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的效果。所以我们在进行一模试卷分析时就给学生布置了先个人后小组最后全班交流,继而整理、编题的任务。这一新鲜的举措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投入其中——他们先筛选出自己的常错题,然后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哪些错题更典型,值得全班、全级同学去再做一遍。选定题目之后先在本班集中起来,由几位科代表做好“合并同类项”工作,然后编成一份份小练习题。再把各班组成的题集中起来由备课组的负责老师进行一次“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就设立了后期“每天一练”的学生自组“题库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