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民主化教学引入课堂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2 11:3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南京九中徐志耀原创资源投稿到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未经本人和资源站允许谢绝转载。
*****************************************
欢迎大家监督原创资源的真实性,如发现造假及拼凑请向本站指出,我站将奖励举报者并曝光假原创资源提供者。
*****************************************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从当前教育形势出发,指出语文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再通过回顾近年来的教改实践,提出只有实现民主化教学才能真正实践素质教育。最后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创设教学环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民主化教学。

当今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打开,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性人才。为了更好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打破过去只重视成绩,忽略能力的教育思想,代之以培养学生综合性素质,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如何进行这一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新时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面临的改革压力则更大。因为我们一方面要实现教学思想的彻底转变,把学生从过去填鸭式的死记硬背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必须承担着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使命,但是,传统文化学习的一个核心就是要多读、多背、多写,这就让我们语文教师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难题。
面对这一问题,近年来许多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课改方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打破书本范围,引入新的知识和新的观点;打破教师“一言堂”,重要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解答问题等等;把表演、辩论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引入课堂……总而言之,就是使用各种方法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泼起来,使语文课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更加丰富。这些教学实践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是,我觉得这些改变都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改革措施,没有真正从根本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因为这些教学的核心还是教师,学生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都由教师决定,学生的任何活动都是由教师在引导,教师决定了学生思想的走向。而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变成教学的核心,教师不能只是引导者,还应当是辅导者,辅导学生自主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仅仅学会给一篇课文分分段,归纳一下中心思想,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给所有类似的课文分段,归纳中心,进而学会如何通过明晰的结构阐述一个明确的观点,最终能够明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一系列问题时如何抓住事物要点,有条不紊地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教学的民主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什么是教学的民主化呢?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中将师生关系由过去的老师教、学生学转变为老师、学生一起学。在这个“一起学”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要指出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学习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系统化,而不是把一系列知识硬灌输给学生。这个学习过程,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增长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应当扮演一个全能者,而是应当以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探索者的面目出现。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不断提高积累,不断扩大自己知识面,增强人生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渗透了传统教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的民主化呢?我认为首先要在教师的心目中确立学生和教师完全平等这一思想。教师绝不能充当教学中全知全能的“上帝”,而应当只是和学生完全一样的人,我们也有欠缺的地方,知识也有盲点,和学生相比,唯一的优势在于多了一些人生的阅历和经验,而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正是利用这些阅历和经验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在教学中,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和学生一起学习,相互交流,也需要在交流中获得进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再把重点放在考虑如何把固有的学习模式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不能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服从自己,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反驳、否定自己,而不断地在创新中走向新的起点。我们在备课时,要把单纯的字、词、句的分析、对课文主题的把握这种单一模式转变为将教学的重点设计为一系列可供多角度讨论的开放性课题。我们要鼓励学生围绕这些课题,从不同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并且为论证这些看法到课文中寻找依据。我们要和学生一起投入到对这些问题的研讨、探究上,从而帮助学生在不断地创新中获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